重組的烏托邦--Ecotopia
站在一張巨幅攝影作品前,老太太瞇著眼粉認真滴讀著作品旁邊小小字的內容說明,熊熊轉過身來,指著解說牌問剛好站在旁邊也在看同一張作品滴羊:你知道這字是蝦米意思嗎?嚇,考單字!!這......這......嗚 (os:dear 老太太, 可以給你問滴郎今天剛好沒來ㄟ。)
身邊沒帶犬,鄉下羊青著臉硬著頭皮假裝認真滴湊過去隨便看看。唔,好死不死竟然剛好素偶認得的字:palimpsest. 嗯嗯,跟羊有關的字嘛~~
羊:ㄟ這個咧,簡單講就素 "parchment"(羊皮/書寫用的羊皮紙) 啦,特別是那種有被重複書寫使用過滴。
老太太:喔喔,有道理有道理,那偶就看懂這段啦!!
老太太拿下眼鏡盯著羊:你唸攝影?
羊:ㄟ...ㄚ......嗯嗯。
老太太:那,這是攝影的名詞?
羊:唔,不算是ㄟ,素偶在讀中古世紀手抄本相關滴東西時會遇到滴字,ㄚ這字也常會被用在建築/空間理論,講空間中層層疊疊的時間記憶與人事物的痕跡。
老太太似乎粉滿意,再問:ㄚ你攝影唸第幾年了?
羊:偶......偶...那個....畢業粉久了ㄟ。(羊據實回答,心中浮現不祥滴預感)
老太太:嗄?啥?畢業了?可是,你看起來只有十二歲吧?
羊:.........(哇咧,紀錄刷新。之前頂多被講到14歲說)
老太太看偶一臉無奈,笑嘻嘻補上一句:ㄟ這是讚美喔......
羊:......(os: 咩的,老太太你也太不人道了吧,醬子在公共場所抽考十二歲滴兒童)
結論:羊毛剪一剪真滴差粉多啦,看看倫家老太太完全不會想到要問偶結婚了沒。well,好在他也沒問偶斷奶沒。
-----------------------------------------
sheep's mini review:
Ecotopia
The Second ICP Triennial of Photography and Video
Sep.14, 2006~Jan.7, 2007
1133Avenue of Americas at 43rd Street
Ecotopia是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2006年最後的一檔大展,當然要趁著星期五晚上的"pay as you wish" 時段去瞧瞧,否則平日要$8~12,頗有點小貴。
主題為Ecotopia,囊括39位來自14個不同國家滴藝術家參與展出;微觀在地,放眼全球生態議題,策展意圖分明,規模不小。將Ecotopia這個字還原成為Ecological+Utopia--對於生態的烏托邦想像,這是我對這主題的理解與期待;也就是,在純粹紀實的內容之外,藝術家個人風格的介入與想像的元素會是我看展的重心。
Utopia作為一個承載著正/負意涵與人類可及/不可及的「理想」境界/異境,這個展覽提供的並不是美好的生態環境再現,或是壯麗的天然風光等風景月曆明信片般可以輕易被消費持有享用丟棄遺忘的影像。相反的,除了少數幾件在形式上採取詼諧輕鬆博人會心一笑的策略性批判作品外,整個展覽的基調給我的感覺是難以掙脫的沉重晦暗,從頭到尾不斷的被提醒著身為人類的原罪。
從參展作品的內容與表現形式並參照簡短的展覽論述,大略可勾劃出策展的五個大方向/子題:
1. 傳統紀實/新聞攝影--披露瀕臨絕種動物的黑市交易及大範圍森林採伐等在國際間被公開譴責的行為。
2. 傳統風景攝影之再思考--以新的視角,重新檢視美景照片其看似天然壯麗的風景表象下脆弱易碎的真實生態。
3. 象徵與神諭--創作者面對大自然的冥想與對話。
4. 戰後遺絮--檢討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與對立是如何無可避免滴影響每個人共有、共享、共生的自然條件。
5. 重組與重塑--從數位影像的透視點對既存影像/景象作再一次的反省、重建與詮釋。再定位與展望。
展場繞一圈下來,只見到極少數以傳統黑白銀鹽相紙展出的影像,多數都順應潮流的以經濟便利的數位輸出作為印相媒材,也因此在作品尺寸的選擇上易傾向以大幅壁畫般的表現形式。影像數位化對攝影的影響當然不止在尺寸的突破或延展。以這次的展覽為例,有不少是經過數位「後製作」而完成的「後攝影」作品 (post-photography/meta-photo),且這些經過「再製」、「重建」或「重組」(reconstructed/reconfigured)後的影像似乎更能夠反映ecotopia這個展覽主題的精隨,也更具討論空間。
從當代藝術的角度來看,攝影作品的「真實性」與「客觀性」早已不再是種必要的「美德」;「曾經存在」的物理性痕跡如今亦不再是攝影創作的必要元素。攝影作品逐漸脫離「紀錄」或「再現」等長久以來與攝影形影不離的概念,它可以且已經被視為獨立存在的或與被攝物並列的另一種「真實」,甚或,凌駕現實的寓言,或預言。於是,攝影創作者不再被侷限於拍攝他所「看到」的,轉而放膽執行製作他所「想像」的現實。
Mary Mattingly, Seven Firm Oligopoly, 2006, © Mary Mattingly, Courtesy of Robert Mann Gallery
Mary Mattingly, Seven Firm Oligopoly, 2006, © Mary Mattingly, Courtesy of Robert Mann Gallery
Mary Mattingly, Seven Firm Oligopoly, 2006, © Mary Mattingly, Courtesy of Robert Mann Gallery
Mary Mattingly展望的未來是游牧型態的水上伊甸園。人們穿著全套具監視健康狀態及氣候調節功能的衣物。一片看似天然的景觀下刻意透露人造的痕跡;高科技產物混搭傳統文明,看不到樂觀亦不見悲觀,一派平心的接納。整組作品並沒有特別引人注意的原創性,倒是造作有剩,給我的感覺平平。
Stéphane Couturier, Proctor Valley, San Diego, 2004, © Stéphane Couturier, Courtesy of Laurence Miller Gallery and Galerie Polaris
左:Noriko Furunishi, Untitled (Grey Dry Stream), 2005, © Noriko Furunishi, Courtesy of Murray Guy
右:Untitled (Tecopa L), 2005
Stéphane Couturier與Noriko Furunishi及另一位參展者(忘了名字懶得查)不約而同的將他們作品中的地平線抹去,企圖引導觀者捨去慣性的空間感而回到抽象美學的另類現實。Couturier的作品其實並沒有經過數位再製,但其直接純粹的影像反而使人為造景工程顯得如此虛假不真實,直指對自然資源過度開發的荒謬樣態。Noriko Furunishi以數張同一地點拍攝自不同角度的照片合成為看似完整的單一影像,試圖顛覆觀者對有機「自然」的狹隘想像。有時候,其實我會寧願不要知道某些影像是如何完成的,神秘感盡失。
Joan Fontcuberta, Orogenesis: Brandt, 2006, © Joan Fontcuberta, Courtesy of Zabriskie Gallery
Joan Fontcuberta, Orogenesis: Stieglitz, 2006, © Joan Fontcuberta, Courtesy of Zabriskie Gallery
Joan Fontcuberta的三張黑白影像令人印象深刻。站在作品前面絞盡腦汁搜尋記憶裡的蛛絲馬跡卻找不到著力點。似是而非的奇幻景致,原來是特殊軟體的傑作。掃描Man Ray, Stieglitz, Brandt三位攝影名角的作品,Fontcuberta以Terragen這軍事科學用軟體將既有的平面照片轉譯成虛擬的三維地景,成為無人煙的高山峻嶺深壑。 這些「像攝影的圖像」完全超越現實/客觀的複製,成就的是個人神話王國的創造。
Wang Qingsong, Come! Come!, 2005, © Wang Qingsong, Courtesy of David Zwirner
大陸藝術家Wang Qingsong的攝影前製功夫是關鍵。找來一堆人模擬大陣仗的街頭遊行;在北京郊區乾涸的運河河床舉布條,把過去曾經造反/提倡的標語統統拉出來攪在一塊安排在「左」圖, 對照「右」圖裡標語的背面近年來充斥街頭的商品廣告標語。遊行參加多了,對這系列作品尤其有感。佔了一大面牆的原作,花上我好一陣子一句句細讀那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過時可笑的標語,卻不見其他觀者駐足。很可惜的,文化語言文字的隔閡使它成為展場的冷門作品。
Harri Kallio, From the series The Dodo and Mauritius Island, Imaginary Encounters, 2004, © Harri Kallio, Courtesy of Bonni Benrubi Gallery
相較之下,芬蘭藝術家Harris Kallio的Dodo周圍可熱鬧了。策展單位不但以他的作品作為檔次的主打文宣,更將其安排在展場的黃金動線與位置,使這組作品成為展場的聚焦。一堆人帶著微笑圍著欣賞,我卻是沒蝦米特別感覺。有興趣滴郎請自己去看看解說囉。
身邊沒帶犬,鄉下羊青著臉硬著頭皮假裝認真滴湊過去隨便看看。唔,好死不死竟然剛好素偶認得的字:palimpsest. 嗯嗯,跟羊有關的字嘛~~
羊:ㄟ這個咧,簡單講就素 "parchment"(羊皮/書寫用的羊皮紙) 啦,特別是那種有被重複書寫使用過滴。
老太太:喔喔,有道理有道理,那偶就看懂這段啦!!
老太太拿下眼鏡盯著羊:你唸攝影?
羊:ㄟ...ㄚ......嗯嗯。
老太太:那,這是攝影的名詞?
羊:唔,不算是ㄟ,素偶在讀中古世紀手抄本相關滴東西時會遇到滴字,ㄚ這字也常會被用在建築/空間理論,講空間中層層疊疊的時間記憶與人事物的痕跡。
老太太似乎粉滿意,再問:ㄚ你攝影唸第幾年了?
羊:偶......偶...那個....畢業粉久了ㄟ。(羊據實回答,心中浮現不祥滴預感)
老太太:嗄?啥?畢業了?可是,你看起來只有十二歲吧?
羊:.........(哇咧,紀錄刷新。之前頂多被講到14歲說)
老太太看偶一臉無奈,笑嘻嘻補上一句:ㄟ這是讚美喔......
羊:......(os: 咩的,老太太你也太不人道了吧,醬子在公共場所抽考十二歲滴兒童)
結論:羊毛剪一剪真滴差粉多啦,看看倫家老太太完全不會想到要問偶結婚了沒。well,好在他也沒問偶斷奶沒。
-----------------------------------------
sheep's mini review:
Ecotopia
The Second ICP Triennial of Photography and Video
Sep.14, 2006~Jan.7, 2007
1133Avenue of Americas at 43rd Street
Ecotopia是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2006年最後的一檔大展,當然要趁著星期五晚上的"pay as you wish" 時段去瞧瞧,否則平日要$8~12,頗有點小貴。
主題為Ecotopia,囊括39位來自14個不同國家滴藝術家參與展出;微觀在地,放眼全球生態議題,策展意圖分明,規模不小。將Ecotopia這個字還原成為Ecological+Utopia--對於生態的烏托邦想像,這是我對這主題的理解與期待;也就是,在純粹紀實的內容之外,藝術家個人風格的介入與想像的元素會是我看展的重心。
Utopia作為一個承載著正/負意涵與人類可及/不可及的「理想」境界/異境,這個展覽提供的並不是美好的生態環境再現,或是壯麗的天然風光等風景月曆明信片般可以輕易被消費持有享用丟棄遺忘的影像。相反的,除了少數幾件在形式上採取詼諧輕鬆博人會心一笑的策略性批判作品外,整個展覽的基調給我的感覺是難以掙脫的沉重晦暗,從頭到尾不斷的被提醒著身為人類的原罪。
從參展作品的內容與表現形式並參照簡短的展覽論述,大略可勾劃出策展的五個大方向/子題:
1. 傳統紀實/新聞攝影--披露瀕臨絕種動物的黑市交易及大範圍森林採伐等在國際間被公開譴責的行為。
2. 傳統風景攝影之再思考--以新的視角,重新檢視美景照片其看似天然壯麗的風景表象下脆弱易碎的真實生態。
3. 象徵與神諭--創作者面對大自然的冥想與對話。
4. 戰後遺絮--檢討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與對立是如何無可避免滴影響每個人共有、共享、共生的自然條件。
5. 重組與重塑--從數位影像的透視點對既存影像/景象作再一次的反省、重建與詮釋。再定位與展望。
展場繞一圈下來,只見到極少數以傳統黑白銀鹽相紙展出的影像,多數都順應潮流的以經濟便利的數位輸出作為印相媒材,也因此在作品尺寸的選擇上易傾向以大幅壁畫般的表現形式。影像數位化對攝影的影響當然不止在尺寸的突破或延展。以這次的展覽為例,有不少是經過數位「後製作」而完成的「後攝影」作品 (post-photography/meta-photo),且這些經過「再製」、「重建」或「重組」(reconstructed/reconfigured)後的影像似乎更能夠反映ecotopia這個展覽主題的精隨,也更具討論空間。
從當代藝術的角度來看,攝影作品的「真實性」與「客觀性」早已不再是種必要的「美德」;「曾經存在」的物理性痕跡如今亦不再是攝影創作的必要元素。攝影作品逐漸脫離「紀錄」或「再現」等長久以來與攝影形影不離的概念,它可以且已經被視為獨立存在的或與被攝物並列的另一種「真實」,甚或,凌駕現實的寓言,或預言。於是,攝影創作者不再被侷限於拍攝他所「看到」的,轉而放膽執行製作他所「想像」的現實。
Mary Mattingly, Seven Firm Oligopoly, 2006, © Mary Mattingly, Courtesy of Robert Mann Gallery
Mary Mattingly, Seven Firm Oligopoly, 2006, © Mary Mattingly, Courtesy of Robert Mann Gallery
Mary Mattingly, Seven Firm Oligopoly, 2006, © Mary Mattingly, Courtesy of Robert Mann Gallery
Mary Mattingly展望的未來是游牧型態的水上伊甸園。人們穿著全套具監視健康狀態及氣候調節功能的衣物。一片看似天然的景觀下刻意透露人造的痕跡;高科技產物混搭傳統文明,看不到樂觀亦不見悲觀,一派平心的接納。整組作品並沒有特別引人注意的原創性,倒是造作有剩,給我的感覺平平。
Stéphane Couturier, Proctor Valley, San Diego, 2004, © Stéphane Couturier, Courtesy of Laurence Miller Gallery and Galerie Polaris
左:Noriko Furunishi, Untitled (Grey Dry Stream), 2005, © Noriko Furunishi, Courtesy of Murray Guy
右:Untitled (Tecopa L), 2005
Stéphane Couturier與Noriko Furunishi及另一位參展者(忘了名字懶得查)不約而同的將他們作品中的地平線抹去,企圖引導觀者捨去慣性的空間感而回到抽象美學的另類現實。Couturier的作品其實並沒有經過數位再製,但其直接純粹的影像反而使人為造景工程顯得如此虛假不真實,直指對自然資源過度開發的荒謬樣態。Noriko Furunishi以數張同一地點拍攝自不同角度的照片合成為看似完整的單一影像,試圖顛覆觀者對有機「自然」的狹隘想像。有時候,其實我會寧願不要知道某些影像是如何完成的,神秘感盡失。
Joan Fontcuberta, Orogenesis: Brandt, 2006, © Joan Fontcuberta, Courtesy of Zabriskie Gallery
Joan Fontcuberta, Orogenesis: Stieglitz, 2006, © Joan Fontcuberta, Courtesy of Zabriskie Gallery
Joan Fontcuberta的三張黑白影像令人印象深刻。站在作品前面絞盡腦汁搜尋記憶裡的蛛絲馬跡卻找不到著力點。似是而非的奇幻景致,原來是特殊軟體的傑作。掃描Man Ray, Stieglitz, Brandt三位攝影名角的作品,Fontcuberta以Terragen這軍事科學用軟體將既有的平面照片轉譯成虛擬的三維地景,成為無人煙的高山峻嶺深壑。 這些「像攝影的圖像」完全超越現實/客觀的複製,成就的是個人神話王國的創造。
Wang Qingsong, Come! Come!, 2005, © Wang Qingsong, Courtesy of David Zwirner
大陸藝術家Wang Qingsong的攝影前製功夫是關鍵。找來一堆人模擬大陣仗的街頭遊行;在北京郊區乾涸的運河河床舉布條,把過去曾經造反/提倡的標語統統拉出來攪在一塊安排在「左」圖, 對照「右」圖裡標語的背面近年來充斥街頭的商品廣告標語。遊行參加多了,對這系列作品尤其有感。佔了一大面牆的原作,花上我好一陣子一句句細讀那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過時可笑的標語,卻不見其他觀者駐足。很可惜的,文化語言文字的隔閡使它成為展場的冷門作品。
Harri Kallio, From the series The Dodo and Mauritius Island, Imaginary Encounters, 2004, © Harri Kallio, Courtesy of Bonni Benrubi Gallery
相較之下,芬蘭藝術家Harris Kallio的Dodo周圍可熱鬧了。策展單位不但以他的作品作為檔次的主打文宣,更將其安排在展場的黃金動線與位置,使這組作品成為展場的聚焦。一堆人帶著微笑圍著欣賞,我卻是沒蝦米特別感覺。有興趣滴郎請自己去看看解說囉。